关灯
护眼
字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请讲。”

    那信使匀了口气:“老爷请公子暂避岭南,近期之内,不要入京,也不要有回府的打算。”

    不能回京?这就意味着李光仲这十年的蛰伏变得毫无意义。瞬时,李光仲的脸拧成一团废纸,强压心头躁动,不甘道:“奇耻大辱!十年了,难道还要在此忍辱偷生?”

    信使却是冷淡:“小人不知。”

    李光仲沉沉点头,好像明白了其中利害,心事重重道:“主公虽仁,忧思寡断,若是主公不能自已,府中必乱,留在此处,反倒安全。还请足下回府转告叔公,不到万不得已,叫他老人家不要牵涉其中。”

    信使:“公子仁孝,老爷定能领会公子情义。”话音未落,那信使突然跪在地上,长叹道:“只恐小人难以向老爷复命。”

    李光仲瞪圆双眼:“这是为何?”

    信使:“回公子,自长安二年至神龙初年,老爷共派出十一位家奴探望公子,时至小人启行,无一人回府复命。”那信使心中豪气渐起,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势:“临行前,老爷已向小人担保,一旦小人有去无回,老爷会善待小人老母,让她颐养天年。”

    李光仲眼眶红湿,动容道:“那你妻子呢?”

    那信使昂首扩胸:“小人无妻亦无子,虽是大不孝之罪,但我父兄三人皆备武氏残害,跳梁小丑不除,九泉之下,小人无颜再见父兄。”

    李光仲泪洒一地,黯然伤怀。想当初,李光仲的父亲莒王李光顺就是被魏王武承嗣所害,莒王被害时,李光仲才只有四岁。莒王死后,李光仲被宰相魏元忠救出长安,从此便开始了四处逃亡的日子,直到七岁那年,李光仲终落足交趾,暂且避开了武氏一门的赶尽杀绝。这十二年来,李光仲深入简出,装作庶民,在穷山恶水的交州勉强为生,可仍是逃不过武氏鹰犬的荼毒,若不是这些忠心耿耿的黑甲卫士日夜轮班,拼死血战,李光仲此时早已是一堆白骨。对于李光仲而言,武氏一门,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方才信使之言,更叫他感到锥心刺骨之痛。

    李光仲僵在远处,摆手命退了九名黑甲,不顾身尊,上前握住那信使冰冷双手,悸动道:“足下随我入城,休息三日,三日后,本公子亲自为你壮行。”

    那信使热泪盈眶,淳淳望着李光仲,生离死别道:“谢公子看得起小人,就冲公子这句话,小人这辈子,值了。”说罢,那信使上前一一拜过九名黑甲,折回李光仲面前,再拜道:“公子性命关天,小人即刻启程,回府复命。”

    李光仲扼腕叹息,不忍再看那信使那双视死如归的眼,垂头颤抖道:“足下可否吃碗酒水再走?”

    话音刚落,那信使已裹起雨蓑,退出茅屋,执缰跨上白马,挥舞马鞭,消失在暴风骤雨当中。

    茅屋四敞,大合大开,屋顶茅草纷飞,如同碎屑,被青苔染绿的破旧木门被大风吹得咯吱作响,伴着电闪雷鸣,阴云瞬变成白昼。

    望着信使踏马离去的背影,李光仲忽然意识到,自己亡命天涯的命运并没有因为武则天的死去而画上终止,反之,随着朝局紊乱,政斗愈烈,自己的命运也会像脚下这座茅屋一样,毫无期冀地孤零零地摇曳在暴风骤雨之中。

    “你来看看。”李光仲掐着信纸,双手背过,不知是在对谁讲话,也不像是疯言疯语。

    风声渐止,雨水泼下,茅屋黑暗之中走出一人,那人步履缓慢,匀且沉稳,身披粗麻烂衣,袒露双臂,四肢长,肩极窄,整张脸始终笼在黑暗中,让人看不清容貌。

    “信。”那人不可置喙,声音中透着凛然威严。

    李光仲毫无反感,默契地将手腕向后一掰,恰好将信递在那人手中。未等这人读信,李光仲已然悲叹:“连一个下人都有这般胆气…;…;”

    李光仲的声音戛然而止。

    “不出所料。”那人轻描淡写将信放下,好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继续说道:“公子怎么看?”

    “卿嗣兄!”李光仲头也没回,拉着长音喊出那人名字,“我堂堂李唐子孙,七尺男儿!手有长剑,身在阳间,难不成要缩首如龟,畏惧阴间逆鬼?!”

    陈卿嗣站在李光仲身前,整张刀削骨凸的脸被光线活活剥了出来,作揖道:“公子且听我一言。”

    李光仲深受刚才信使刺激,一脸愁眉不语。

    陈卿嗣的声音是那样冰冷无情:“老祖宗死了。当下,主公和跳梁小丑共掌府中一切,还有夫人。府中一片浑水,岭南浑水一片,这个时候,任谁也看不出什么端倪,公子须比往日更加谨慎,不可生兵谏之念,也不可与朝中之人过度往来。”

    李光仲哪里听得进去,怒火道:“难道任凭这跳梁小丑兴风作浪?”

    陈卿嗣仍是那般冷漠,仿佛完全置身事外,不夹杂一丝感情道:“跳梁者,匹夫也,老祖宗在世时,他尚有余威,如今老祖宗已死,其不足虑。公子请想,你我远在万里之外,恨不得将那跳梁小丑食肉寝皮,更何况那些身在京畿的李姓王族?这个时候,就算忍得住,有些人也坐不住了。”

    李光仲的脸被雨水浸湿,挥袖回头,怒视陈卿嗣:“卿嗣兄,你本是忠良之后,当年那些鹰犬构陷,你全族三百多口皆被弃市斩首,难道你这十余年来就从没想过要为祖上洗雪冤情?”

    陈卿嗣僵直点头:“想过。”

    李光仲:“此仇不报,更待何时?”

    陈卿嗣沉吟了会儿,退后半步,郑重道:“不是不报,亦不是时候未到。”

    李光仲:“卿嗣兄直言!”

    陈卿嗣咽了咽嗓子:“公子,陈某和这些将士不过流人之身,一旦东窗事发,我等死不足惜,只是公子你,是不能死的。”

    李光仲:“祖上被酷吏所害,家父死于义丰官道,二人死时不满三十,皆慷慨赴死,我又有何惧?”

    陈卿嗣居然笑了,意味深长道:“公子,若卿嗣记性不错,卿嗣与公子相识已有八年。”

    李光仲暗自道:“不错,是八年。”

    陈卿嗣:“这八年来,岭南官员大多攀附武氏,公子也是知道的。”陈卿嗣默然片刻,脸上露出一抹得意,音量却仍是压抑低沉:“府中风云变幻,公子不必担忧,待到跳梁小丑被诛之时,便是这些鹰犬粉身碎骨之日,只不过现在,我们只能躲,而且躲得越远越好。”

    李光仲听得入神:“何以见得?”

    陈卿嗣望着天穹风雨,静静道:“一旦跳梁小丑倒台,这些鹰犬定不会乖乖待毙,到那时,他们狗急跳墙,负隅顽抗,势必要将岭南十三州三十九县三十二羁縻州所有造册登记的李氏流人全部屠杀殆尽,以永绝后患。”

    陈卿嗣松了口气,又道:“公子,这里是交州,虽属大唐,实为荒野,只要公子熬过此劫,日后定能全身而退,回归中原。”

    “故土…;…;中原?”李光仲声音颤抖着,双眼含着泪光:“卿嗣兄,我还要等多少年?”

    “公子的心情陈某明白。”陈卿嗣不恭嘀咕着:“公子是宁可被歹人拿刀抹了脖子,也不愿在此龟缩。”随后,口吻一改严肃:“如果只是这样,委屈了公子,倒也好说,只不过,公子身为天下正统,须为大唐江山,为天下百姓韬光隐晦,忍辱负重。若有朝一日,跳梁小丑之流被尽数诛灭,公子被接回府中,封爵赏地,到那时,公子遥领一方,替天巡沐。不说远的,上任安南大都护刘延佑,其贪赃乱武,圈地为国近十年,不恤百姓疾苦,全输税收,放任蛮夷纷起,边境战火不断,纵看西方六诏兵强马壮屡屡犯境而不顾,使我大唐子民流入羁縻,逼得李嗣仙等人造反,刘延佑兵败身死,那是死有余辜,他是一死了之,却陷边境数十万百姓于水深火热整整二十余年。公子饱经磨难,深知民生之涩,边境梗阻之难,必能抚农安民。倘若一日,天下异变,府中亲贵不幸被跳梁小丑赶尽杀绝,那公子便是府中最后希望,到那时,公子竖起反武大纛,李氏后裔一拥而起…;…;”

    “不要再说了。”李光仲迈出步子,站在屋檐之下,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苦涩道:“兄长一片好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陈卿嗣跟随而出:“公子,陈某料定,不出五年,跳梁小丑必死无疑,只不过,主公和夫人,就难说了。”

    李光仲出神望着无尽的夏雨,仍是不容乐观:“借兄长吉言,但愿如此。”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