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 第十八章 姜家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成功,林阿幺当即答应,好感到了40。雇佣普通NPC,要不了多少好感,尤其在他们本来就想找活干的时候。当然如果对工作的地方和老板不满意,也可能几天就走了。

    办完这件事,许强回到县城,传送到上邽。

    上邽的第一大姓是赵,西汉出过名将赵充国,而整个凉州,赵姓都是望族。至于姜家,目前还只是县级家族中的二流而已。

    汉阳已经有很多小家族因羌乱而毁灭或者迁徙,姜家能坚持到现在是有特殊原因的。据说羌人出自炎帝,因炎帝的姜姓而被称为羌族,汉人中的姜姓让他们有一种亲切感,所以很少有羌人大举劫掠姜家庄。

    许强看到姜家庄低矮的土墙也是颇为意外,再看庄子的面积,只容得下百余户人,更是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姜维的爷爷会在这里吗?

    姜维是每个熟悉三国的玩家都想招募的,因此在史载的姜维户籍所在地:“冀县”,不仅有天下工会三名“天罡”坐镇,还有一些天下工会都不想轻易得罪的势力,比如星月工会的高手驻扎。冀县城外每一户姓姜的人家都被重点监控着,外地人根本别想插手。

    但以许强对史书的了解,姜维之前,冀县姜姓并没出什么人物,倒是上邽姜姓史书有载。所以当许强在董卓的任务菜单里只看到上邽姜家,而没有冀县姜家后,就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跑到上邽来了。

    其实许强的考虑很简单,冀县是汉阳郡、天水郡的郡治,姜维老爹日后会到郡里当官,定居冀县很正常,但不代表姜维的爷爷也是冀县人……

    姜家家主姜禾,是个黄名,听说许强是董卓的信使,显得格外恭敬小心,等看完书信,更是一分钟都不敢耽搁,赶紧叫各家长前来商议。没人敢忤逆董卓的意思,几分钟后大家就分头去筹备了。

    许强赶紧抓住这些人中唯一的绿名老人:“姜端(58)”

    “长者可是孟颖先生?”许强一揖到底,尊敬一下长者总是没错的。

    “正是,不知阁下从何处听闻老夫之字?”老人看着许强。

    《书断》有载:“姜守名篇”,指的就是这位曾任县令的姜孟颖,他是汉末的草书名家,所以赵壹才会叫许强来找他。

    许强提了赵壹的名字,然后奉上《急就篇》。再次脸红,不单单因为启蒙读物,还因为这书上的字太烂了,比小学生还不如啊,拿给一位书法家过眼,太丢人了!

    “唔……这抄书之人,看来……”姜孟颖不好说啥太过份的话,万一就是眼前这位董卓信使抄的呢?

    “咦?”姜孟颖忽然轻呼一声:“妙啊!你看这个‘就’字,其状如‘熊’,别有一种风采!再比如这个‘良’字……”

    许强哭笑不得地听着,心说这不就是百姓传抄的时候,有些字不太会写,所以“画”得似是而非吗,难道还有什么艺术价值了不成?

    姜孟颖看来还真不是在拍许强的马屁,因为后来他干脆找来笔墨竹简,当场照着写了一次《急就篇》,然后送给许强。

    “《急就篇》(姜孟颖抄本),2级内政书,装备后每天增加内政经验2000,草书经验200,知识15。”

    “学会草书,草书:LV0,书写速度加快10%,指令传达加快10%,与部分文士的好感提升。”

    想不到一个草书有这么多好处?貌似有些道理,草书在东汉文士间可是很流行的,而且确实能提升书写速度。

    至于给部下的指令么,有时也要写成文书,就不知在游戏中什么时候用得上。

    不过原来的《急就篇》似乎被没收了,相当于物品升级?

    许强再看这本书,经过姜孟颖的艺术加工之后,同样是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形,却有一种非常灵动的美感。

    “如果阁下有机会见到张伯英,可以将此书给他鉴定一二。”姜孟颖显然还处于兴奋中,看来对这次的作品很满意。

    收获这意外的惊喜后,许强看姜家人正忙着,还是赶紧去找姜维的爷爷吧。

    姜维的老爹姜冏(没错,就是这个字……)史书有名,应该会设置成绿名,那姜维的爷爷多半是黄名以上。而姜维202年生人,字伯约表明是老大,167年他老爹应该是还没出生的,所以他爷爷的岁数也不可能很大,多半还是少年。

    不过找遍整个庄里,除了姜孟颖和家主之外就再没黄名,看来许强不可能总是好运的,恐怕姜维的爷爷已经在冀县了。

    许强叹了口气,罢了,退而求其次,打听下姜家另一位名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位的名声和地位,不在姜维之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