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十一顺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进城之后,缚燮要随许强、公孙瓒去见恩师,几个少女只能先回家,这时代的风气虽然还比较开放,但她们毕竟没有拜访刘宽的名义。

    当然,傅礼和反复提醒傅燮,等下一定要到她家来见父亲傅建。

    刘宽见到傅燮也是颇为高兴,毕竟这是他最优秀的弟子之一,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亲切慰问一阵后,才转到正题。

    “鲜卑之患,确实越演越烈,不过朝廷陷于南方之乱,抽不出兵力来啊。”刘宽叹道。

    傅燮正色道:“我也知朝廷拮据,但此次进京,务要让京师人知道,北地故地,仍有我大汉子民,绝不可弃!”

    刘宽点点头,勉励道:“汝心可嘉,为师当尽力相助,朝会时必上表于陛下。”

    许强赶紧插话:“鲜卑之害,远胜越人,如果老师能够劝说朝廷,从南方撤兵伐北,当为天下之福!”

    刘宽皱眉,刚要摇头,傅燮已经上前一步:“不错,弟子久居北方,眼见鲜卑日益强大,已非疥癣之疾,不可令其坐大,请老师一定要说服天子!”

    刘宽稍显犹豫,公孙瓒也走上来支拷傅燮和许强了,毕竟他所在的幽州,近年也频频遭到鲜卑入侵,深知其害。

    许强见时机成熟,马上掏出了刘表的信札,奉于刘宽。

    刘宽看完后眼神复杂,站起来走了几圈,胡子都揪掉一把,终于叹息道:“当此之世,吾亦不能独善其身啊,罢了,明日早朝…”

    许强心都提起来了,刘宽却吐出让他意外的话:“如果有四位朝臣提出弃南救北,吾当附议之。”

    从没听说过有这种事,电视里面通常就一两个朝臣提议吧,刘宽居然要求四个人在他前面出头!

    当然许强很快反应过来,任务难度这么大,刘宽作为高智能的NPC,能分辨出这件事的难度与风险,当然不会太主动。

    放弃国土,很可能引得天子大怒,也必然遭到一些大臣的攻击,以刘宽温和谨慎的老好人性格,肯答应此事而且愿意第五个出面,已经相当不错了。

    如果不是赶上傅燮这件事,刘宽恐怕连刘表的书信都不会接。

    许强抹了把冷汗,不管怎么说,最艰难的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三人离开刘府,又同去拜访傅建。

    在刘宽府上逗留的这点时间里,傅建已经从女儿那里听说此事,特意邀来一批客人,他们都是来看傅燮的。

    议郎傅睿、郎中傅祯、舍人傅弥、羽林郎傅流皆是绿名,另有黄名若干傅氏可谓人才济济,而且不论来自茂陵、冯翊还是义阳的傅家人,都极其团结。

    义阳傅家,是一个较新的分支,傅介子和傅长先后受封义阳侯,当时傅家旁系迁了一些过去,现在已经开支散叶但其根仍然是北地。

    场中还有两个少年,是傅睿的儿子傅、傅允,虽然没有功名,但最受许强关注,因为他们日后的成就很高傅是三国时代有事迹的,必然会变身为蓝名。

    这些生活在内地的傅家,对廉县傅家虽有耳闻,但还是第一次与之接触,听傅燮说起北地风光和傅家人的艰辛,都是唏嘘不已。

    “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北地,如果南容不能说服朝廷,我傅家诸系自派家兵前往救之!”年轻气盛的傅流叫道。

    傅睿虽是文士,也对此表示赞同准备明日早朝上表请战,而傅祯和傅弥则有所保留虽然愿意派出家兵,但并不打算亲身前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都是熹平石经上留名的文人,历史决定了他们无法离开。

    就在这时,有人禀报:“甄举求见。”

    众人大喜,赶紧迎入,甄家与傅家的关系不错,但甄家家世高于傅家,甄举主动造访,确实罕见。

    甄举坐定,听众人说起方才聊天的内容,当即表示早朝时会附议,而且也愿意派出家兵支援北地。

    众人致谢,甄举却把目光落在傅燮身上,微笑道:“其实我这次来,是替侄女说媒的……”

    “什么?如此好事,真是傅家之幸,小燮还不快答应?”傅建大笑,其他傅家人也是〖兴〗奋异常,纷纷道贺。

    傅燮面有难色:“家国有难,南容怎么能在此时成亲”

    众人一齐变色,甄举反而面现赞赏之色:“我甄家亦不是古板之人,只要阁下应诺,婚仪可从简,亦可推迟,说起来,如果甄傅联姻,我回去劝说家族出兵,更加名正言顺了。”

    许强也在旁提醒:“甄君的侄女,就是你在白马寺见到的甄姜啊,难道你还嫌不漂亮?”

    傅燮听罢,终于午了决断,应下这门亲事,但要击败鲜卑后再成亲,众人皆大欢喜。

    许强在这边聊得正愉快,信息栏却跳动起来,是龙腾发来的:“完蛋了!皇甫嵩的并州军太强了!而且卢植一到九江就平定叛乱,现在正朝会稽进发,这还罢了,偏偏朱隽突然从上虞起兵,联合山阴等地豪族,断了我们后路!”

    许强愣了一下,随即道:“说起来也不算奇怪,朱隽如果没参与平定许昭的战争,打出名气,怎么可能在数年内被委以重任,督七郡兵平定交趾?另外,平定黄巾的三杰,能够在扬州先演习一把合作,也挺有戏剧性的,如果我是系统,也会这样设计。”

    龙腾叹道:“我也这么想,只是总抱一点侥幸,希望朱隽不会出手,现在晚了,这“三杰,再加上刺史臧曼、丹阳太守陈夤、庐江太守张磐、会稽太守徐佳许昭这点人根本没法挡!”

    “你们现在在哪?”许强问。

    “刚刚撤至诸暨县但是徐佳、朱隽联军正在攻击东面的剡县,南面的乌伤则有杨璇组织的义军拦路,现在突围都相当困难!许兄,全看你的朝廷攻略了!”龙腾焦急说道。

    许强呼了口气:“我正在着手,你们现在看似凶险,但丢了几处县城后,我这任务的难度倒是下降,估计能说服更多官员。”

    关掉信息,许强没心思再跟傅家人聊天了,匆匆出门做任务去。

    首先是高彪许强从南阳文府君处带了一封给他的书信,递上去后,高彪果然面显愧色,犹豫片刻后,便答应只要有五人上表,他必附议。这年头,推荐人的影响力甚至比老师还大啊。

    其次是韩说,这个山阴人听说山阴县已经被朝廷收复,想了想,也勉强收下刘表书信不过他只肯排在第九位发言。

    而在重新拜访盛宪之前,许强先找到孔融同行,这招果然有用,同情党人的孔融,全力帮助许强做说服工作,终于让盛宪接受了书信。

    照《会稽典录》记载,孔融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盛宪看中,互结兄弟,升堂见母这样亲密的关系,孔融费了那么大劲,盛宪都只同意第八个出面,真的很不容易。

    虽然已经搞定了四个上书的名额,但这四位都不肯做出头鸟,排在第五、六、八、九的顺位,让许强忐忑不已如果无法补齐前五位,这事可就黄了。

    看孔融这么积极,许强便请他一同去说服杨赐,当然也没忘了拉上王严等人。

    杨赐的立场一向比较中立,而且好感不高许强最早根本没想过能打通这条线,他最大的依仗就是何yóng给杨赐的书信了。

    在众人的合力劝说下,杨赐思考了很久才答应,然而他竟然也是承诺第九个附议!

    许强已经不仅是觉得这顺位太低,更重要的是这说明顺位可以重叠,如果再找到一个人也选择第八第九的顺位,那么前面的几个顺位必然会出现一个断层,只要前面一断,后面找的这些人都不会跟上了!

    书信交出去就收不回来了许强已经有预感,这次任务有点不妙。

    许强又找上他一直认为最稳妥的马日谭一来大家算亲戚,好感又高,二来鲜卑对北方威胁这么大,身为茂陵人,应该更倾向于舍南救北。

    马日谭果然没什么犹豫就收下书信,然而许强的心反而悬得更高了,因为马日谭这样的关系,居然都只承诺第四顺位。

    为了提升信心,许强赶紧去找把握最大的蔡苞。

    之所以把握最大,不仅因为蔡苞的好感已经加到56,更重要的是蔡苞这个人特别喜欢上表发言,而他的上表中,有明显轻视边郡的倾向,比如日后“边陲之患,手足之疥瘙也”“虽得越王之首,犹为大汉羞之”“夫恤民救急,虽成郡列县,尚犹弃之。”等语句,都非常适合这次上表。

    另外,因为羊续的关系,蔡苞与刘表也是相熟的。

    果然,蔡苞一下就接受了刘表的书信,并且他不准备附议,而是要直接上表,也就是说,第一顺位搞定了!

    许强恢复了一些士气,然而细想之下还是觉得机会渺茫。

    许强在京城认识的人里面,关系好的象度远和那些酒友,官太小或者根本没有官位,都是不参加朝会的。

    还有象羊涉、崔烈,前者自己就是党人,后者主张放弃偏远地区,本是最好的人选,偏偏都在外地任职。

    而另一些有资格上殿的,包括蔡苞的叔父蔡质、刚认识的傅家、甄家人,好感又太低了,就算勉强说服,只怕也是第十顺位的。

    陈球、乔玄,都是反对分割领土的强硬派,更不必去找了。

    太尉陈耽,许强是对其抱有厚望的,但好感还不高,想让他排在前四位上表,几乎不可能吧?

    许强足足发呆了有一个多小时,才发现天色已近黄昏,再不决断,都相当于放弃任务了。

    咬咬牙赌一把,前去拜访司农许臧。

    许威身上带着许臧夫人的感谢信,原本一直想留到许臧升太尉时再拿出来,换取最大利益,现在只能提前兑现了,太尉是三公,司农是九卿,发下来的奖励能一样吗?

    在许臧府前绯徊,许强还是久久不愿踏入,且不说一封感谢信能够增加多少好感就说许臧的生平,虽然没与宦官沆瀣一气,但也是中庸立场,毫无风骨的。

    许臧拒收书信还好点,如果收下后第十个附议,这任务就彻底没戏了。

    就在这时,耳边响起一声轻呼:“这不是许兄吗?你也来拜会许司农?”许强一愣,眼前的二人,赫然是王严和许靖。

    许强讶然道:“不错,你们也是来见许司农?”

    王严笑道:“我们与许司农之侄许贡新近结识一见如故,每次来见许贡,也顺便向许司农请益。”

    许靖与王朗、许贡相熟,这个记载于《典论》,许强只是没想到许贡也在京城,而且与许臧有关系。

    细想一下,许贡日后任吴郡都尉和太守,投奔吴郡严白虎,门客还能刺杀孙策,都从侧面表明其在吴郡有不小的势力与许臧家族是相合的。

    汉人不能在本郡任太守,这个在乱世时常被打破,而且许臧家族本身就在吴郡边缘,分一些人到邻近的丹阳郡完全可能,许贡做吴郡太守跟陈登做广陵太守可能是相似的情况,有点钻政策空子的意思。

    既然多了一层关系,许强不再犹豫便与二人一同求见,年轻的许贡出门延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