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苏南之行(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染了,让整个苏州市的饮水怎么办!”苏州市的这位领导也不怕家丑外扬,导演组一行人刚到吴县政府驻地,就被正赶来讨说法的苏州市政府的一个领导给拉过去评理。

    地方上的事务,调研组自然不好过多插手,看来这场纠纷还要继续下去。薛暮桥自然也不是超人,经济上的问题还能提点意见,这种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他自然也是束手无策。不过他在当晚的调研组内部探讨会时倒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别看这只是吴县和苏州市两个政府之间的矛盾,但折射出来的却是我国现行行政体制的一种紊乱,薛老头上还兼着一个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的头衔,对这些问题自然不能忽视。

    大家研讨时薛老特地点了周晓斌发言,这还是这么多天他第一次在大家面前发言,之前每次调研组讨论会他也参加,不过也都是帮大家做做文字记录工作,基本是一个小跟班的角色。对于这个问题他倒是张口即来,地、市合并,由市管县,形成县、市、省三极行政关系,这样关系就可以理清了。

    其实周晓斌看上去好似调研组里面可有可无的一个人,不过他原本就是半路出家,薛老临时把他拉进来的,他自己却是明白这一趟收获不小。以前的他有着重生作弊器的优势,在别人看来对形势的把握有着敏锐的判断。

    但那些毕竟不是他自己真正的能力,他说出来也还有一些心虚。但这次下来之后,它算是对中国当下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市有许多人说,中国当年的改革步子迈的太快了,太大了,造成整个国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弥漫着一种急躁的情绪,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问题。

    但周晓斌现在有些了解了中央的处境,苏南在解放前在国内就算得上是富庶之地,农业上是江南鱼米之乡,工业上仅靠上海工业基地。但调研组一路走来看到的却是农村一副赤贫的景象。也许这里的农村能勉强混的温饱不用挨饿,但许多人穿的都是打补丁的衣服,家徒四壁的人家也并不少见。

    连苏南都是这样一幅景象,更不用说江对岸经济水平更差的苏北。难怪安徽小岗村的人冒死也要搞家庭联产承包,大家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啊。中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十几年来一场又一场接连不断的运动已经把国家搞得破败不堪,民生凋零。重病当用猛药治,后来中央也是没有选择了才只能下定决心搞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

    至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投机倒把之类的问题,以邓老等人的智慧和下面像薛老等经济专家的头脑不可能会没预见到。但改革的阵痛是难免的,我们总要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

    这次随薛老下来,周晓斌发现自己的眼界开阔了许多,以前许多不明白的问题也渐渐清晰了起来。以前也许他还是泛泛而谈,但现在他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也许他的能力有限,但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

    PS:本来苏南之行想设计一些High一点的情节,可是还是没写出来,可能水平就这样了!唉,这几章写的有点郁闷,接下来会加快进度,让猪脚早点大学毕业,我也好好努力构思一下,争取能写出一些令大家满意的情节!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